高三的语文早读怎么上?
文/浮利古
高一高二的语文早读似乎好上一些,毕竟根据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布置一些背诵的任务,上课做以检查。这样的话,学生早读有内容,有要求,关键是有督促有检查。早读效果就好一些。但是,不能不说一句,这只是理想状态的高一高二语文早读。
到了高三以后,连这一点恐怕都不好保证。为什么呢?首先是读什么的问题。
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内容,大家心知肚明的“高考64篇”肯定是首选内容。这个也没有错。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会把它作为早读的重要内容,并且下大功夫去努力背会它的。因为,高考要考,且考得很直接。更何况,老师们在课堂上还会抽出时间来检查。学生背书的专心和投入程度还是挺好的,毕竟,在高考面前,许多人还是有些自卑的,说谨慎似乎有些不够味。
其次就是高考要考的相关的语文知识,比如词语,比如文学常识,好一些的。同学还会背一背老师课堂总结的方法规律等。不是说这些不该放在早读时读背。作为中国的考生,把时间花相当一部分在这上边太应该了。只是想说,这些内容在稍微知道学习的同学身上老师就不用太操心。
如果让学生选择,可能就想不起什么了。如果让老师选择,好些老师的选择和学生选择的结果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当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还会让学生在语文早读的时间读一读教材上学过的文言文。即便如此,也会招来一些据说善于抓分的老师的讥讽。可是,我想说的是,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在初学这些文章的时候,学生对词语的触摸和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生涩模糊的,即使老师讲解得再透彻。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词语生命的感受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这个时候再读读这些学过的文章,收获一定是很大的。退一步来讲,即使是为了高考的文言文考试,也应该把这些再读一读。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些归类整理的工作,把学过的词语结合语境整理出其意义和用法,对于高考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不是也很有帮助呢?
其实,高三的语文早读还是应该继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即使只是应对考试也应该这样。高三语
高三的语文早读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内容,可是,在我们的现实教与学的生活中,连所说的这一点都做不到,谈其他还太早。尽管说我教的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按照我的阅读要求在早读的时候好好读文章,但总是有人在做。只要有人做,我就坚持帮助他们做下去。
有领导说,早读上的好不好,要看早读的声音大不大。这种认识有些道理,但是不科学。因为,有些早读任务是适合诵读的,有些早读任务是适合边思考边阅读的,有些早读任务是适合读一读,试着背一背的,有些早读任务是适合品味涵咏的,不能一概而论。更何况,每个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尽相同,一刀切是有悖教育教学常识的。早读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当然包含背书,可是仅仅搞成背书是很可惜的,尤其是只背“高考64篇”。